昨日滩涂变通途 ——安徽路港派河口船闸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来源:安徽路港 时间:2023-03-21 浏览量:2145

近日,安徽路港公司船闸建设史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派河口船闸顺利交工,公司在安徽省已有7座船闸交付运行,省内航运交通事业贡献建设力量

作为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派河口枢纽工程是江淮沟通段的起点,位于肥西县严店镇莲花村,是连接引江济巢段与江淮沟通段输水河道的重要梯级泵站枢纽。在这里,长江水将被第二次抬升,高度为4.8米。派河口船闸是派河口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闸建造水平再上台阶

派河口船闸项目在集团和公司的大制度框架下,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各项制度,健全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有效的执行、落实和考核监督机构,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的培训工作,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召开技术质量例会。

同时高度重视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全员安全教育率、安管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高率达到100%;每月安全检查覆盖率100%,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施工过程中,公司“新一代造闸机”的成果应用,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混凝土质量,解决了一线工人劳动强度大问题,填补国内船闸工程领域智能装备的技术空白,彰显了港航特级企业的工匠精神和施工实力。

技术创新成效再展身手

派河口船闸项目部按照“科研工作持续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要求,持续提高船闸工程建造智能化、工厂化、数字化水项目以建设管理需求为导向,分阶段分重点有序开展船闸移动模机应用:研发阶段协同设计,BIM技术虚拟建造,现场施工控制,使用船闸移动模机施工不仅提高闸室墙外观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加快施工进度节约了人工成本

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邀请公司领导及专家对现场进行踏勘,评审策划,修改完善后上报审批。先后与安徽省交通质安中心、合肥工业大学、肥西建管处、集团机关开展多轮技术创新讨论。

项目施工过程中“船闸移动模机”入选住建部第一批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创新服务案例、“大型船闸工程建造成套智能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入选省国资委、省科技厅2021年省属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清单,获得国家专利6项、省级工法1项、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1项、全国BIM大赛“龙图杯”1项、中国市政协会QC成果1项。

其中,与合肥工业大学并肩研发的“新一代智能造闸机”推动项目闸室墙顺利浇筑,提前四个半月完成节点任务,创造了引江济淮闸室墙施工的最快速度。

突发风险处置再显从容

引江济淮派河口船闸项目于2019年7月签订施工合同,2020年6月下达开工令,2022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施工期间同疫情相伴,与百年洪水相遇。

项目面临工期紧、任务重、疫情防控压力大、施工条件复杂、交叉施工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亲临工程建设一线督导,项目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加大资源投入,精心组织、精细管理,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抢晴天、战阴天。同时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体员工积极响应,统筹兄弟单位联防联控,织密工地疫情“防护网”,筑牢抗洪防汛“安心堤”。

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掀起施工高潮,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社会效益评价再获丰收

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也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既能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又关乎城乡供水、江淮航运,惠及民生。“以往淮河以北的运输船舶要走京杭大运河绕行,距离远,排队时间长。引江济淮通航以后,航运里程将缩短200公里至600公里,大大缩短运输时间。”安徽省引江济淮公司肥西建管处副处长宋诚介绍。

派河口船闸作为江淮沟通段的渠首航运船闸,更是备受各级领导关注。建设期间,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肖超英等先后前往派河口船闸调研,给予项目较高的评价。2022年5月,安徽省劳动和技能竞赛暨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劳动竞赛启动仪式在派河口船闸闸室主体内举办。在国务院农民工工资检查、安徽省交通厅检查、引江济淮沿线合同履约考核等各项检查评比中表现优异,获上级主管部门及业主单位多次表彰。

踏平坎坷成大道,派河口船闸项目以高质量的精品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再次在水运领域打响了安徽路港的企业名号,彰显了港航特级企业的工匠精神和施工实力。

斗罢艰险又出发,安徽路港将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路达天下,港通四海。安徽路港必将在争当船闸工程建设排头兵的新征程上抒写新的篇章。